Catégories
Health and wellness

【文摘】何謂「狼性」?從生物學闢謠人類社會心理學的迷思

【何謂「狼性」?從生物學闢謠人類社會心理學的迷思】

《紐約客》的長文永遠都好看。本篇文摘主軸來自昨日其粉專分享的自家3月號報導

🖊️一、


非主流社會(性別)心理學常用的 Alpha、Beta 雄性說法,也許不少人都聽過,甚至這是坊間「紅藥丸」心理學最基礎也也愛用的觀念。

Alpha 簡而言之可以包括領導者氣質、權威性、進取性、一種追求自主自由、不被外界他人框架制約的心性,時而又可以被稱作狼王一般的

「狼性」。

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它的比喻原型來自1934年對動物園野狼的早期研究——那時沒辦法觀察真正的野生狼群,所以研究者在這些被抓來「坐牢」的「隨機」狼群,發現了某種很叢林幫派的法則,也就是靠俗稱 Alpha 統治魅力上位的「狼王」,以及靠服事狼王老大、以及幫牠打壓管理後宮的婊子母狼(bitch wolf)。

然而1970年代科技進步用無線電項圈將狼放回美國北大荒狼群棲息地再進行的研究,讓科學家(以及世人)發現:

之前所觀察了解到的,根本就不是狼的習性。

真正的狼群,乃都是因「家族」才生活同進同出在一起的,而不是靠競合。
(與人類原始部落一模一樣!)

🖊️二、

動物界,尤其嚙齒動物科,有一種叫做「住血原蟲」的單細胞寄生蟲,會讓老鼠做出愚蠢失去理性的決定,因此容易被捕食者(如貓)抓到。這個寄生蟲也會讓人變得衝動暴躁。

野生動物學家發現,在野生狼身上,除了「棲息地的資源」會影響狼群的大小與結構之外(註),「住血原蟲(T. Gondii)」是最大的主導變因:

只要身上吃進了住血原蟲的狼,幾乎都沒法耐住在原本狼群裡的集體生活,大概一歲多就會離群出走自己當老大,並且有高機率成為一群平輩狼群中的領導狼(與個性侵略性有關)。

(想要了解的讀這篇:doi:10.1371/journal.pone.0023866。這個寄生蟲會「駭入」腦部多巴胺機制)

🔖註:

📍食物很多的地方如黃石公園,狼群會包含一整個大家族,到三、四等親的程度;而生存條件嚴峻的地方,狼群會是「少子化」的「核心家庭」:父母跟兩隻幼崽——不是不生,是養不活。

🖊️三、


雖然狼群「內部」是用血緣與資歷形成的權力和角色分配、不是靠決鬥,但狼群「外部」之間類似漳泉械鬥的打架爭地盤資源時而有之,包含我們說的黃石公園這樣地大物博的地方。

科學家在這裡又有驚人發現:

「狼群的數量,並不是狼群打架勝負的最關鍵。」

真正的重要是的是群體裡面有沒有父母壓陣。野生狼的壽命,大概6歲就算高壽。只要是一整群家族狼裡面除了平輩還有家族長輩在陣,生存率就會高。

這裡的箇中原因還要分析(註)。文中科學家推判觀察,「長輩」吃過的鹽巴比幼崽吃過的米還多,能提供大賽經驗(就像 NBA 隊伍若是只有年輕天分,到了季後賽是不夠用的),能夠在戰鬥時穩住少年狼們。

此外,也相當可能是因為老狼見多識廣,不打不會贏的架;因此整群狼存活率高,是靠避開強碰、只吃軟柿子。

🔖註:
雖然文中沒有回頭提到,但對於這類數據的解釋,版主一律提醒不要忽視倖存者偏差:

📍「長輩」壓陣的狼群勝率高,可能本身帶隊差、戰力差的狼群,領頭狼都是先被斬首的;所以當中沒有個體能夠活到高壽。

📍此外,結合先前被「住血原蟲」當宿主的少狼出走組新家族的線索,我們很難想像這些有住血原蟲病的衝動狼會是好的戰鬥領導者。

Poster un commentaire 我有話說